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院级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院级新闻
我院微电影《施予受》获第六届中国医影节“金丹奖”最佳微电影奖
发布日期:2019-11-18   点击:

11月1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卓信医学传媒集团出品,《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医师报》、《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医影节“金丹奖”微电影颁奖盛典——“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在厦门盛大举行。

我院创意策划,联合起源石公司拍摄制作,由全国首例器官捐献受益者捐献器官志愿者李晓侠的感人事迹改编的微电影《施予受》荣获“金丹奖”最高奖——最佳微电影奖,药剂科科普微视频作品《药驾之殇》获最佳疾病防治科普奖TOP10,《急救三分钟》获评优秀作品。




中国医影节是国内首个以医疗健康领域为主要关注点的专业微电影节。作为中国医院微电影项目的开创者,医影节始终坚持“艺术展现医界新形象 影像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服务宗旨。自2014年首届起,每年一届,因其创意新颖,视角独特,影响深远,截至目前,已吸引400多家医院上千部医疗题材作品参评,成为国内医卫界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传播范围最广、瞩目最高的大型医影盛事。

《施予受》以李晓侠感人事件为蓝本。2014年,身患尿毒症的安徽省长丰县公务员李晓侠,接受器官捐献肾脏移植,重获新生。2018年6月7日,李晓侠突发“基底节脑出血、脑疝”,经医院脑损伤判定专家组判定,达到脑死亡状态,无救治可能。

在我院,43岁的李晓侠用大爱传承的方式完成她的遗愿:捐出自己全部有用的器官,她的肝脏、胰腺和一对角膜为4人带来重生和光明。这是全国首例器官捐献受益者捐献器官的成功案例,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中央、省、市百余家媒体报道转载,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

昔日受助者,今日捐献人。微电影通过艺术加工,贯穿“助人”主题,以葡萄种植嫁接后的新生暗喻器官移植后患者的重生,扶贫助人与器官捐献助人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推进情节,生动再现了主人公李霞从器官捐献受益者成为器官捐献者的心路历程。

在施与受的更迭中,生命不息,大爱相传,令人感动不已,传递出满满的社会正能量。个人助人友善,社会方能文明和谐,这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器官移植是目前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但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今天,中国已成功实现移植器官来源转型,所有移植器官均来源于公民自愿捐献。预计到2020年,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第一器官移植大国。

但目前,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1万例,移植的缺口很大。这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公众了解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加入到器官捐献者队伍中来,共同推进这项阳光下的事业,给更多处于绝望中的生命带来希望,让生命延续,将大爱传递。

我院作为全国仅有的九家拥有国家批准的所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这样的公益推广,医院责无旁贷。(党委工作部宣传科 方雯/文 吴家炜/图 方萍/审核)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040号   Designed by Wanhu